海 運 港 口
前言
台灣麵粉工業所需進口小麥原料必須向國外購買,再經由貨輪海陸運輸至港口通關卸貨,倘若港口作業艱難則麵粉工業將會因問題叢生導至經營困惑,也會影響整個國家的國際貿易活動,阻礙經濟成長。
台灣的麵粉業者分布在北、中、南各地,小麥在港口卸貨之後,必須利用鐵路或公路運輸將小麥載送至各工廠儲存備用。各廠與港口距離的遠近,直接受到的影響便是運輸價格的差異,關係到製造成本的高低,因此業者在合船裝運時,通常會依船次輪流在基隆港、台中港及高雄港停靠卸貨。
基隆港因腹地狹小,缺乏足夠的空間,無法發展建造大型散裝穀倉供業者使用,近年來北部業者只好由台中港進口小麥,等待未來台北港建設完成後才有可能改變。
在此將台灣的三大港口簡單介紹,使之與台灣麵粉工業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。
港埠為海陸運輸之樞紐,客貨進出之門戶;基隆港自清光緒十二年(西元1886年)建港迄今,舟楫蝟集,川流不息,一直伴隨著台灣地區經濟之繁榮發展而茁壯成長;今日台灣地區之富足康樂基隆港有不可磨滅之功績。
基隆港港埠形勢天成,為不可多得之天然良港,但囿於港域狹小,水深不足之自然條件限制,必須有更多的投入,採取精緻化之經營型態,始能滿足港埠使用者之需求。
基隆港為國際港埠,肩負促進國際貿易及發展航業之重責大任,尤其接近政治、經濟中心之大台北都會區,都會週邊又密佈各類型工業區,腹地廣大,人口稠密,資源豐富,向為台灣地區高價值貨物吞吐最主要之門戶,港埠地位甚為顯要。為突破營運瓶頸,積極改善聯外道路系統,進行台北港之興建及基隆新港之規劃,為當前首要的工作。
由於國際貿易持續繁榮成長和貨櫃運輸的發展,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,民國91年(西元2002年)度全國關稅總收入(基隆、台北、台中、高雄)共為1,266億餘元,其中經基隆港收入為779億餘元,佔總收入63.1%,由此可見,基隆港對國家經濟發展的重大貢獻。(資料來源:基隆港務局網站)
台中港位於台中縣梧棲鎮,梧棲古稱「竹筏穴」居民以捕漁為生,故又稱為「網罟寮」,復因位居鰲峰山西麓亦稱「鰲西」。1891年(光緒17年)地方士紳集議更名,乃取「鳳非梧不棲,非醴泉不飲,非竹實不食」之寓意而更名「梧棲」,1895年甲午戰敗台灣割讓給日本,1938年日本擬訂築港計劃,並定名為「新高港」,1944年日本戰爭失利,全部工程陷於停頓。
台灣光復之後,1960年初期,政府積極從事經濟建設,拓展對外貿易,進出口貨物量急遽增加,致基隆港及高雄港逐漸發生擁擠情況,當時政府已預見對外貿易將繼續加速成長,除積極從事原有港埠之改善與擴建外,亟另闢新港以應需要。
1971年2月1日台中港工程局成立,1973年10月31日於北堤拋下第一車塊石,台中港興建工程於焉展開。
台中港港區範圍北起大甲溪南岸,南至大肚溪北岸,東以臨港路為界,西臨台灣海峽,南北長15公里,東西寬2.5至3.5公里,總面積約5,038公頃;包括商港、工業港及漁港三部份,分階段執行。第一階段興建計畫分三期施工,自1973年10月31日進行第一期工程,於1976年10月31日啟用通航,其後的第二及第三期工程至1983年6月已全部完成。
台中港 |
北堤碼頭 |
高雄港在明嘉靖年間(公元1522-1566年)僅為一小漁村,天啟四年(公元1624年),荷蘭人入侵台灣後,進行開拓,明永曆十五年(公元1661年),我民族英雄鄭成功,光復台灣,提倡貿易,對港埠闢建甚力。迨至清康熙二十三年(公元1684年),復對高雄港銳意經營,遂成為高屏地區物產集散之商港,嗣以咸豐八年(公元1858年),依中英天津條約,于同治二年(公元1863年),開闢高雄港為國際貿易港,正式成立高雄關。
迄光緒二十年(公元1894年),甲午戰後,割讓台灣澎湖予日本。1895年,日人佔領台灣澎湖後,為遂行其殖民地經濟掠奪之政策,乃積極經營台灣,開發米、糖等各項資源,一方面充裕其本土需要,另方面亦有利其政治、經濟、軍事統治,因此特別重視經建基本建設,如鐵、公路及基隆、高雄兩港之興建等,高雄港因而芻議築港,分期開拓,並次第開展。
開港初期(公元1863-1894年),打狗港開放准許外商貿易,英、法、德人相繼雲集高雄港,或派領事,或劃租借地、設商館、建倉庫,各國商船來往,日益繁多,高雄港之國際貿易日益隆盛。清廷乃於開港同年即1863年12月26日,在高雄港旗后設海關分關,派英人為首任稅務司,從此高雄港乃從過去之漁港、小商港,一躍而成為本省之主要國際港埠。
1945年台灣光復,由於戰後,滿目瘡痍,沉船處處,設施破壞無遺,港埠功能盡失,同年十二月成立高雄港務局,致力復舊工作,打撈沉船、清理航道、增添設施,至1955年始具規模。
繼於1958年辦理十二年擴建工程,高雄港與海爭地,填築新生地544公頃,由於貨物吞吐量遽增,1980年完成中島新商港區開發工程計劃,增加深水碼頭二十七座,淺水碼頭二座。同時有高雄加工出口區、前鎮漁港、臨海工業區、一貫作業大鍊鋼廠、百萬噸級大造船廠,以及第一、二、三、四貨櫃中心等相繼之開發。
為適應外貿發展需要,提升營運功能,遵奉先總統蔣公指示進行多元化功能之第二港口之開闢工程,於1975年完成,使十萬噸級貨輪進出,暢通無阻。為使孤懸外海之旗津與高雄市區聯成一體,於1984年完成過港隧道工程,通行客貨車輛,使高雄港成為已具現代化設施之國際商港。由於高雄港貨櫃裝卸業務日益增加,乃自1989年起,賡續興建第五貨櫃中心,計有八座深水碼頭,於2000年完成。高雄港五個貨櫃中心,可提供迅速、準確完全的港勤服務,年貨框裝卸量可達一千萬TEU,配合最先進硬體及各項軟體之開發,為航商提供便利有效的服務。
中華民國政府正推動發展高雄港為亞太海運轉運中心、全球運籌中心及自由貿易港區,為配合政府的政策,高雄港務局將以「突破、創新、求變」及「高品質、高效率、低費率」之經營理念,朝物流、轉運及自由港方向發展,為航商營造一個安全、經濟及高效率的優質作業環境。
高雄港 |
(資料來源:高雄港務局網站)
|